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急性溶血性贫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2021-08-01

迟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视频内容

急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根据溶血部位分为血管外溶血性贫血表现和血管内溶血性贫血表现,具体表现如下:1、急性血管外溶血性贫血:多表现为贫血、黄疸、脾大等症状;2、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多表现为寒战、高热、腰背痛、尿色加深,呈酱油样或浓茶样改变,还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血红蛋白下降。一般急性溶血性贫血与血管内溶血较为常见,多因不合血型的输血、重症感染、免疫因素等引起,患者轻则会出现贫血、黄疸等改变,重则会出现意识改变、凝血功能障碍出现严重的出血。发生急性溶血贫血后,需根据不同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是自身免疫性溶血导致贫血急性发作,一般可以考虑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期使用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待急性期稳定后,可逐渐过度至口服糖皮质激素,维持1个月后开始逐渐减量。如果是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急性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患者,还可以使用脾切除术,或者免疫抑制剂等二线治疗进行治疗。

15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