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什么是急性溶血性贫血

发布时间:2021-07-02

迟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视频内容

急性溶血性贫血指在原有溶血性疾病的基础上,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而发生的急性溶血性疾病,常见于不合血型的输血、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的血红蛋白尿、药物性溶血等。除此之外,长期存在感染、创伤、手术、应激、妊娠、药物性的因素或者是饮酒等,均容易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严重者会出现溶血危象,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寒战、高热、血压下降,出现明显出血倾向和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脾大、肝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在辅助检查中会出现血红蛋白大幅度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外周血涂片中可以观察到有核红细胞和红细胞碎片。在血液学检查方面会出现总胆红素,特别是间接胆红素升高,还可出现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等。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后,需要积极寻找病因,及时去除引起贫溶血性贫血的诱因和病因。在治疗上可以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必要时可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47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