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骨骼肌肉损伤的两种损伤类型

发布时间:2019-08-20

王多多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健康风险评估室

视频内容

骨骼肌肉损伤一般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积累性损伤两大类,急性损伤占70%,慢性损伤占30%。但是,由于诊疗水平的限制,患者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70%的急性损伤中有50%转化为了慢性损伤。 肌肉骨骼的急性损伤一般常见于体育运动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骨骼肌肉突然受力引起的冲击伤,包括肌肉挫伤、撕裂伤、骨折、关节脱位等。如果治疗不当或损伤后得不到有效的康复治疗,则可转变为慢性积累性损伤。 骨骼肌肉的慢性积累性损伤除急性损伤转化外,常来源于工作环境,例如工人为了完成生产或其它工作任务,在劳动过程中常常需要克服外界的重力、阻力而引起慢性肌肉损伤。此外,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姿势或体位,以克服人体各部位所产生的重力,如站姿或坐姿时颈椎需要承受头部产生的负荷,腰椎需要承受腰以上身体各个部分产生的负荷,长时间负荷过重可能导致骨骼肌肉的慢性积累性损伤,主要包括肌腱炎、神经嵌压、肌筋膜疼痛等问题。

109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