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食管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

发布时间:2022-12-27

贾百灵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视频内容

食管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功能介绍如下: 一、食管的位置: 食管是消化管道的一部分,上端连接咽,下端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连接胃,中间穿过胸腔内两肺中间的区域,前面有气管和心脏,后面有主动脉和脊柱,所以食管是贯穿人体颈部、胸部和腹部的长形管道。 二、食管的形态: 成人食管全长25cm左右,直径为2-2.5cm,由于受到其他组织结构的影响,食管在形态上有三处地方相对窄一些,第一处是食管与咽部的交叉处,相当于第六颈椎体下缘水平,由环咽肌和环状软骨影响所致。第二处在食管和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相当于第4、5胸椎体之间水平,被主动脉和左主支气管压迫所导致。第三处是食管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处,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受食管裂孔直径约束所致,这三处狭窄都是食道癌的易发部位。 三、食管的结构: 食管在结构上由内向外可分为4层,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和外膜层,其中黏膜层耐摩擦,有保护食管的作用,黏膜下层内含食管腺,可向食管内分泌黏液,有辅助促进食物下行的作用。固有肌层为肌肉,主要由环形肌层和纵形肌层组成,可以发生波形蠕动,将食物推进胃里,同时还能阻止胃内食物和胃液反流回食管。外膜由疏松的纤维组成,内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并与食管周围的器官相连。 四、食管的功能: 食管主要有运输食物和防止食物反流两大功能。 1、运输食物功能:食管上端与咽、口腔相连,下端与胃相连,是食物的输送管道,食物通过吞咽动作进入食管后,食管肌肉及发生从上到下的波形蠕动,不断将食物挤压到胃里; 2、防止食物反流功能:食管下端与胃之间有一段长约3-5cm的食管下括约肌,当食物到达这里后,食管下括约肌受到刺激,开始舒张,允许食物进入胃里,之后它就会收缩,能够阻止胃里的食物和胃液反流至食管。

298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