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9
冷芸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
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一系列骨髓造血衰竭综合征,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主要为T细胞异常活化,对骨髓干细胞造成损伤。再生障碍性贫血可分为重型再障与非重型再障,不属于重型再障与极重型再障患者称为非重型再障,也称轻型再障。治疗主要采用雄激素刺激骨髓造血、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A及支持治疗等方法,通常起效较慢,至少需要6个月治疗时间才能观察到药物效果,环孢菌素A治疗持续超过1年,药物才可逐渐减量。对于轻型再障治疗属于慢性过程,再生障碍性贫血治愈标准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恢复为1.5×10^9/L,即1500/L以上中性粒细胞。男性血红蛋白为12g/L以上,女性血红蛋白为11g/L以上,血小板在正常值以上。对于重型再障主要指患者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数值<0.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00/L,同时血红蛋白<10g/L以下,血小板计数在20×10^9/L以下,即20000/L血小板以下。此时患者可进行ATG、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若中性粒细胞数值<0.2/L,称为极重型再障。
6.94万播放2023-04-28
4.33万播放2019-09-06
2.52万播放2019-11-15
7.64万播放2017-09-27
7.07万播放2017-09-27
2.61万播放2019-08-29
3.91万播放2019-06-26
7.34万播放2018-04-18
4.29万播放2018-11-16
4.1万播放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