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苦,寒。
《本经》:"味苦,寒。"
《别录》:"无毒。"
《药性论》:"平。"
《珍珠囊》:"苦辛。"
【归经】 入肾、膀胱经。
《汤液本草》:"足大阳经引经药,足少阴经之剂。"
《医学入门》:"足少阴、手厥阴本药,足大阳引经药。"
《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清热燥湿:
①用于湿热带下,症见带下色黄黏浊或为脓样,或为黄水,阴痒,灼热,尿短赤,常与芡实、金樱子、苦参、车前子等配用。
②用于湿热淋证,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或腰腹痛等,常与车前子、滑石、瞿麦、萹蓄同用。
③用于湿热脚气,症见脚膝浮肿,常与苍术、牛膝同用,即三妙散。
④用于湿热下痢,症见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常与白头翁、黄连同用。
泻火解毒:用于湿毒肿疡、湿疹、口疮疔肿、烫伤等,随证配用,内服外敷皆可。
退虚热,制相火。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及相火亢盛的遗精证,多配知母同用。
《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纲目》:"敷小儿头疮。"
《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