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脚踝骨折怎样逐渐负重

发布时间:2023-04-03

高嵩涛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骨科

视频内容

脚踝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会影响患者的站立和行走功能。脚踝骨折发生之后如何逐渐负重,需要根据骨折的愈合进程,每个阶段,采取不同的锻炼和负重方式,具体情况如下:1、骨折后的2周内,这时是血肿机化和吸收的阶段,不能够下地活动,因为这时骨折断端还没有形成比较牢固的连接,如果下地活动,会导致骨折移位或者变形。这时只能在床上进行不负重的关节锻炼,而且锻炼的关节是踝关节近端和远端关节,踝关节本身不能动,只能锻炼膝关节和脚上的跖趾关节,跖趾关节以及脚指头之间的关节。锻炼的目的是改善循环,促进消肿,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2、骨折后3-4周是原始骨痂形成阶段,这时可以逐渐在床上活动踝关节,但是必须在支具的保护下进行屈伸活动,尽量不要做旋转活动,因为外力牵拉可能造成骨折的再次移位;3、骨折后5-6周,可以逐渐下地,站在床边,部分负重,甚至可以扶着床行走。7-8周时,可以扶着双拐,在室内逐渐部分负重行走;4、9-12周可以逐渐走到房间外面、走廊里面,扶双拐行走锻炼,锻炼的距离和时间,以患者感觉没有不适为准。因为这个阶段形成的骨痂纤维连接,强度还不足,还不能完全正常负重;5、12周左右骨痂塑形改造才逐渐完成,这时才形成比较牢固的骨痂。所以到了12周后,拍片子看骨折情况,若恢复情况较良好,才能把拐去掉,逐渐进行行走锻炼。

27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