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1
王俊岭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脑白质缺血性改变,通常是指在 CT或磁核共振上面看到的影像学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头部外面较表浅的称皮层,皮层下面是白质纤维。白质纤维、供应白质的血管,小的穿支血管或小血管,在长期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的损害情况下,引起的小玻璃样变,再慢慢闭塞,会引起所支配区域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在影像学表现为脑白质缺血病灶,根据脑白质缺血病灶大小,可以分为不同等级。通常影像学用Fazekas分级,分成0级、1级、2级和3级,0级完全正常,1级有如针尖或铅笔头大小的缺血灶。这些小缺血灶,临床影响通常不大。若脑白质缺血病灶较多,提示脑缺血相对较严重,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脑缺血或脑供血不足。如用抗血小板药物或他汀类药物,进行临床干预等。
6.81万播放2021-08-01
3.22万播放2021-04-20
2.37万播放2021-08-10
7.39万播放2023-04-21
1.9万播放2018-04-19
7.4万播放2021-08-24
5.61万播放2021-08-17
6.21万播放2018-05-14
5.49万播放2023-03-20
8.47万播放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