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发布时间:2021-04-08

王沛坚副主任医师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视频内容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体位发生变化时,出现的血压改变,如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时,在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头晕或者晕厥等脑循环灌注不足等临床表现。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硬化,动脉顺应性下降,动脉硬化比较严重时,同时合并有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减退,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者使用利尿剂后,因为有些降压药物是利尿剂,或者其它扩血管药物以及精神类药物,更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因此在老年高血压的诊疗过程中,尤其对于老年高龄患者的诊治过程中,更加注意立位与卧位血压的测定,从而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因为体位性低血压发生时,会有头晕或者晕厥出现。

356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