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22
刘军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
胆囊结石具体成因目前并不清楚,其主要成因的一个假说是胆汁成分依结构改变,主要成分包括胆固醇、卵磷脂和胆盐。若成分平衡被打破,胆固醇滤泡析出,并形成胆固醇结晶,则围绕着胆固醇结晶的其他成分附着,会逐渐出现结石。胆囊结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饮食结构改变,发病率逐年增高,国内统计胆囊结石发病率在10%左右。 胆囊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人体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会通过胆管排入胆囊内,并在胆囊内浓缩、储存。当摄入食物后,肠道分泌的激素刺激胆囊收缩,并将胆囊内浓缩、储存的胆汁,通过胆道系统排入十二肠腔,与摄入食物混合,帮助消化吸收食物,胆汁主要对蛋白脂肪类食物具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临床上观察到胆囊结石也具有一定的好发人群,通常中年女性、较为肥胖的人群或血脂高的人群,容易出现胆囊结石。此外还有一类人群,如初潮出现较早、绝经较晚,相对雌激素水平较高的患者,也容易出现胆囊结石。雌激素会造成胆囊的排空障碍,胆汁长期瘀滞,且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也容易出现胆囊结石。目前多数人群,对于自己的体重管理较为严格,会有意识地控制饮食和减肥。若短时间内体重快速降低,可能会造成血脂代谢异常,也会出现胆囊结石。部分患者长期不吃早餐,储存在胆囊内的胆汁,不能很好地排出,相对也容易出现结石。虽临床并无相应的明确结论,但若饮食不规律,两餐间隔时间较长,胆囊内的胆汁并不能较好排出,可能也是造成结石因素。
4.34万播放2018-04-02
8.36万播放2018-04-08
3.91万播放2018-04-11
6.36万播放2018-04-12
2.57万播放2019-07-04
2.35万播放2023-10-31
7.57万播放2016-07-27
2.96万播放2020-06-04
2.95万播放2018-11-01
4.7万播放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