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1
王天成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心肌炎相对较少见,见于新生儿病房或在社会上发生肠道病毒的流行,引起新生儿病毒性的心肌损伤,常见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的传染或流行。我国也发生过类似的病毒传染,病毒传染后,引起了新生儿心肌炎的改变。表现为新生儿心电图的异常、心肌酶增加、酶谱升高等,可能还会伴有严重的心功能问题。心脏扩大、射血分数减低、左心室的短轴缩短率下降、心肌、心室的矛盾运动、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窦房结出现问题等,均属于较为严重的感染后心肌炎并发症。包括心肌的电学改变、酶学改变、影像学改变、超声改变、大小改变,需要及时加以干预,进行抗病毒治疗、营养心肌治疗。若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异常,可能还需要安装起搏器,如临时起搏器等。
2.09万播放2021-09-22
8.81万播放2023-03-27
2.51万播放2018-08-27
2.94万播放2021-03-24
4.45万播放2021-03-26
2.93万播放2017-03-14
3.9万播放2018-05-02
4.33万播放2020-02-27
8.65万播放2018-09-05
3.18万播放201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