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1
迟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治疗和抢救低血容量休克,最基本和首要的治疗措施是液体复苏。低血容量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非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创伤或者脏器破裂、血管破裂等。而非失血性休克主要包括烧伤、中暑或者严重腹泻等导致的低血容量,从而发生了休克。对于失血性休克导致的低血容量休克,在给予患者积极补充液体的同时,还应该给予及时止血治疗。而对于单纯体液丢失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液体复苏是首要的治疗措施。通常可以选择进行液体复苏的液体,包括晶体液和胶体液两大类。晶体液有熟悉的生理盐水、复方氯化钠、乳酸林格氏液、醋酸林格氏液等。而胶体液常见的有羟乙基淀粉、白蛋白、血浆等制品。一般在补液原则上,是先晶体,后胶体,晶体和胶体液的配比大概是3:1。在补液过程中,要严密地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液体复苏的指标有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血压、心率、尿量、肺动脉楔压等。通常要求将患者的中心静脉压维持在8-12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尿量≥0.5ml/(kg·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70%。达到以上指标,才提示液体复苏成功。
8.96万播放2018-08-02
6.81万播放2021-05-06
3.59万播放2020-05-15
3.8万播放2020-03-25
3.33万播放2019-07-05
2.91万播放2020-03-24
2.54万播放2021-04-30
3.37万播放2021-08-20
8.66万播放2018-02-07
4.28万播放2018-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