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外伤性脊髓空洞症如何治疗

发布时间:2021-04-20

娄永利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

视频内容

外伤性脊髓空洞症最早是由一名国外学者于1871年报道。外伤引起的脊髓空洞症出现症状时间差别非常大,有报道称脊柱外伤以后2个月到30年都有并发脊髓空洞症的可能。静止期的外伤后脊髓空洞症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扩大或者扩展外伤后,脊髓空洞症必须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空洞和空洞内液体对脊髓压迫。大多数采用松解术或者空洞分流术,部分专科有特殊或者独有的空洞分流办法。首先切除对脊髓有压迫的瘢痕组织、松解粘连蛛网膜,恢复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循环通畅,然后进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或者蛛网膜下分流,解除空间内液体对脊髓的压迫,使空洞闭合或阻止空洞进一步发展。脊髓外伤后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瘫痪或者是大小便功能障碍。脊髓外伤后脊髓缺血也会发生变性、软化,软化的脊髓通常没有充足血液供应,有一部分患者会继发而形成空洞,并且这种空洞很快向上、向下两端扩展,影响到颈椎患者出现上肢感觉和力量障碍,需要及时处理,减轻损害。 一般伤后2-3年脊髓损伤处于恢复期,不少患者忽略定期复查,无法确定脊髓空洞的发生。脊髓损伤后正确的康复和指导应该是加强营养,增强治疗信心,定期复查核磁共振,观察脊髓病变情况,若出现扩展型脊髓空洞,伴有相关神经损害,一定要进行手术治疗干预。

464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