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脑卒中

发布时间:2019-04-09

郭伟主任医师

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

视频内容

脑卒中是一种危害巨大的疾病。但也不必过于害怕,因为它也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研究表明,90%的脑卒中发病都与以下10大危险因素相关: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体力活动不足、腹型肥胖、心脏疾病、饮食、酒精摄入、糖尿病和心理因素。有效的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发病率将大大降低。由此可见,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疾病,控制以上的10大危险因素就可以预防90%的中风,脑卒中预防就能做到“十拿九稳”。脑卒中的预防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这也是被称为“健康的四大基石”。这个理念最早由世卫组织提出,同样也适用于预防冠心病、糖尿病等一系列“生活方式疾病”; 2、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这也是平时所说的“三高”。这些疾病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坚持用药。如高血压,是脑卒中的头号危险因素,但是高血压通常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许多病人因为没有头晕等不舒服,根本不好好吃药,平时血压控制不理想,极易引发脑卒中; 3、有些脑梗死病人,血栓是由于心脏疾病导致,如房颤,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规范化的抗凝治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269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