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发布时间:2018-12-27

沈雄杰主任医师

湖南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视频内容

临床在门诊可以碰到大量患者过来求医的时候跟医生说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一个骨骼疾病,是一种骨量降低、骨质组织微结构破坏、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的一个综合症状。这种患者最明显的表现是一种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不是说老年人容易发骨质疏松症,也有很多年轻的病理性骨质疏松症,但是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一些老年男性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为髋部或者椎体脆性骨折,骨质密度强度减低。骨密度测量选择中轴骨骨密度或者桡骨远端1/3骨密度,临床骨密度测量会采用一个使用值叫T值,如果≤-2.5就考虑骨质疏松症。如果在-2.5和-1之间,考虑叫骨量减低或者低骨量。如果骨量<-2.5,同时合并一些脆性骨折,譬如肱骨近端、骨盆或者前臂远端脆性骨折,考虑是骨质疏松症患者。

364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