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8-10-27

安娜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内分泌科

视频内容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骨生长、骨代谢失衡所导致的骨骼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是骨骼本身的疾病,其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以及老年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是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降低所致。雌激素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雌激素水平下降之后,骨吸收的水平明显高于骨形成的水平,而导致骨量减少,引起骨质疏松。这种类型骨质疏松是高转换型骨质疏松,而老年骨质疏松原因不明,其可能的原因有老年人成骨细胞功能下降、对钙剂和维生素D吸收功能障碍或者老年人的肝功、肾功不好,而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代谢,以及老年人容易得肌少症等原因,导致骨形成弱于骨吸收,而导致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是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范围内。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由于其他影响骨骼代谢的疾病或药物而引起的骨质疏松。常见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有内分泌科疾病引起的骨质疏松,比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亢、性功能降低、糖尿病等疾病。比如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还有影响钙剂和维生素D吸收的疾病,比如肝功、肾功异常、胃肠道吸收功能紊乱等疾病,最严重的一型就是肿瘤。在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时,要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尤其是要排除肿瘤,肿瘤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等。而且常见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以及甲状腺激素,均可以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

289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