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产后出血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8-12-11

焦波主任医师

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视频内容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的出血量>500ml,称之为产后出血。80%的产后出血发生于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小时后的出血。于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为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如下: 1、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胎儿娩出后,如果出现宫缩乏力,就会导致产后出血,出血如果未及时控制,就可能引起产后大出血; 2、胎盘因素:约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根据胎盘剥离的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部分胎盘或胎膜残留、胎盘植入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 3、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以及宫颈与子宫下段裂伤,出现缝合遗漏时,可导致止血不彻底; 4、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以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均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少数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障和重症肝炎亦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242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