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黄疸型肝炎怎么治

发布时间:2018-11-22

方清副主任医师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肝病科

视频内容

黄疸型肝炎是一种临床诊断。一般黄疸型肝炎指的是通过肝功能检测,发现转氨酶显著异常,一般会超出正常值5-10倍的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的升高,同时还伴有总胆红素的显著升高,一般要高于总胆红素正常值的两倍以上,也就是34.2μmol/L以上,这时病人可以出现小便黄染、皮肤黄染、眼球黄染,这种黄疸型肝炎是一种急性肝功能损伤状态,既可以发生于急性肝炎,比如甲型肝炎、戊型肝炎里面的少数人可以出现黄疸型肝炎的表现,药物性损伤型肝炎也可以导致急性发作。但是还有一些黄疸型肝炎,它是发生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之上,比如乙型肝炎,一个健康携带者因为各种原因诱使病情加重,可以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发作状态,出现肝脏的严重损伤,也可以把它称为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治疗,一旦发生黄疸型肝炎,治疗首要原则应该卧床休息,避免劳累,饮食应该清淡可口,保证上腹部不胀,大便通畅成形。同时住院治疗期间会接受保肝药物的对症治疗以及对因治疗,也就是对于药物性肝损、中毒性肝损,最重要是去除掉致病因素。对于病毒性肝炎,最关键是要采取对因治疗、抗病毒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病程,一般在2-6周之间,也就是住院时间可能在两个星期到一个半月之间,可以很好地恢复。反过来如果超出一个半月还不能够恢复,胆红素特别高,甚至超过正常值十倍的升高,要小心淤胆型肝炎或者重型肝炎。这一类的肝炎治疗起来会麻烦很多,在临床上属于比较重的病人,大家一定要听医生的,让你出院时再出院,积极配合治疗。

444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