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降肌酐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1-06-24

杨彦芳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

视频内容

降肌酐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引起血肌酐增高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具体如下:1、肾前性因素:急性肾衰竭有肾前性因素,由于腹泻、大量出汗、失血等因素造成肾脏灌注不足,导致血肌酐增高。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积极补液、多饮水,大部分患者可改善肾脏灌注不足。如果是失血患者,需积极输血,可使血肌酐下降;2、肾后梗阻性因素:如泌尿系统结石、肾盂积水,梗阻解除后血肌酐会下降;3、肾脏因素:包括急性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如药物性损害引起,应停止服用损伤肾脏的药物,必要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有效降低血肌酐。急进性肾衰竭,如抗肾小球基底膜病、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新月体性肾炎等免疫介导的疾病,可进行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冲击或使用激素配合免疫制剂进行治疗等,能够降低血肌酐。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血肌酐增高,治疗相对困难,应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可使血肌酐缓慢下降。

68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