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肾功能正常但有尿蛋白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10-19

于为民主任医师

山西白求恩医院肾病内科

视频内容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很重要的临床表现,做尿常规会发现病人尿里面有蛋白(+)、蛋白(++),甚至是蛋白(+++)或(++++)。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很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是有蛋白尿的病人,并不都伴有肾脏功能异常。 蛋白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机制,由于肾脏机械屏障,即孔径屏障遭到破坏,一些白蛋白,甚至是一些免疫球蛋白从肾脏滤出,形成蛋白尿。但是这种定性的指标并不能客观反映肾脏的真实情况,可能会受饮水影响,喝水量多了,病人尿液稀释后,定性指标就会出现减少的情况,可能原来(+++)变成蛋(+)。如果喝水少了,可能蛋白(+)就会变成(++)。这类病人要常规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准确评判尿蛋白的丢失情况。 早期病人可能表现为蛋白尿或血尿问题,但是随着病变进展,蛋白尿如果长期存在,或长期不缓解,就会引发肾脏疾病的进行性恶化,最终引起肾脏的结构改变。具体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由于肾脏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会使部分肾脏的残余肾功能丧失。肾脏的代偿有一定限度,肌酐、尿素氮等氮质代谢产物会在体内蓄积。早期有蛋白尿并不意味肾脏功能有异常,但如果蛋白尿不能得到很好控制。随着病变进展,就会引发肾小球硬化和肾脏间质纤维化,最终表现为肾脏功能衰竭。有蛋白尿的病人不一定有肾功能异常。

338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