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粉彩陶虎
汉代釉陶虎
汉代釉陶虎
汉代釉陶虎
汉代灰陶虎
汉代虎吃羊陶俑
老虎是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凶猛无比,特别是额头正中的横纹“王”字,更显其兽中之王的英雄本色。人们常用“龙腾虎跃”、“虎虎生威”、“生龙活虎”、“如虎添翼”、“谈虎色变”等词语来形容似虎一样的勇猛威武和健壮活泼。老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二地支配属“寅”,即凌晨3~5时,称“寅时”。此时昼伏夜行的老虎最凶猛,古人常会在此时听到虎啸声,故称“寅虎”。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人们认为虎是阳兽,有阳刚之气,是人类的保护神,把虎作为图腾加以崇拜。虎更被人们认为是吉兽,可以镇宅辟邪,保佑平安。《楚辞·招魂》云:“虎豹九关。”王逸注解说:“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可知战国时,人们相信天门是由虎豹守卫的。到了汉代,虎被视为“四灵之一”,主西方,辟不祥。东汉《风俗通义·祀典》有“画虎于门,鬼不敢入”,“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之说。
1987年,在河南濮阳市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考古专家首次发现用蚌壳在人骨架右侧堆砌出的龙、虎形象,说明在原始社会已有虎的崇拜了。商周时期,人们在青铜器上饰以“虎食鬼”纹,用威猛的虎来驱御凶魅恶鬼以辟不祥。王室贵族喜欢佩戴玉虎,以祈吉祥。秦汉时期,人们还认为白虎代表祥瑞,《抱朴子·对俗篇》说:“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传说积德好善,“德至鸟兽”者,才能见到白虎。故两汉时,盛行用虎把守墓门的习俗。西汉常把“白虎”绘制于墓壁,东汉常将“白虎”凿刻在砖室墓的石门上,墓中常见陪葬的虎俑,其用意就是侍卫墓主,镇墓驱邪。
由于威猛,虎又被视为武勇的象征,古人常以之称誉勇猛善战的将士。《史记·周本纪》将周武王伐纣时,奔跑快,作战勇猛的将土称为“虎贲”。三国时期,曹军中名将许褚被称为“虎痴”,而马超被称为“虎侯”。古代还把与军旅相关的事物器用冠以虎名,例如把营帐称为“虎帐”、“虎幄”。把发兵符称为“虎符”、“虎节”,有时甚至把兵符直接制作成虎形。陕西历史博物馆就保存有一件举世无双的秦杜虎符,虎作走动状,伸颈昂首,长尾卷曲,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共40字。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魏墓也曾出土有完整的铜虎符等。
收藏家任虎成珍藏有一批大小不同、造型各异的汉代虎陶俑,虎年将至,从其密室请出六只,以饱读者眼福。
1.釉陶虎 高13厘米,红陶胎,通体施绿釉,虎作站立状,体形较丰腴,头上昂,大嘴利齿,二目圆睁,双耳直竖,引颈张口,尾后扬,似在机警地注视着前方的猎物。头和身以流畅的阴刻线表现虎的毛发,更显其威风凛凛。
2.粉彩陶虎 高20厘米,灰陶胎。体形丰腴,全身前倾,四爪着地,头向下低垂,嘴将触地,尾巴上卷,左前爪似在用力压着猎物,嘴在吞噬,作者用朱砂简洁描绘虎的皮毛依稀可辨。当我们凝神细观此虎时,仿佛听到其撕咬猎物的声音。
3.虎吃羊陶俑 通高13.3厘米,灰陶胎,涂白色化妆土,虎后腿蹬地,跃起扑向山羊,右前腿的利爪已牢牢抓住羊头,虎的利齿正要咬向羊颈,羊惊恐地张开嘴,发出凄惨的叫声。匠人抓住了动物生死相搏那一瞬间的动态,予以充分表现。
4.釉陶虎 高9厘米,红陶胎,通体施绿釉,体形雄健,后爪用力蹬地,臀部后坠,前爪似抓着猎物,头颈下倾,尾高扬,似怒极,正在张嘴撕咬猎物。
5.釉陶虎 高9厘米,红陶胎,通体施黄褐釉。体形威猛,后爪用力蹬地,腰下塌,臀部后坠,双耳直竖,头颈用力左摆,尾高扬,异常愤怒地扑捉撕咬猎物。匠人将虎怒极、扑撕猎物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示了兽中之王的威武、雄健、强悍,可谓栩栩如生。
6.灰陶虎 高6厘米,手工捏塑,体形匀称,四肢伏卧,头颈向右上昂,嘴紧闭,双耳后垂,尾巴自然微曲上摆,两眼温和地看着远方,像是饱餐之后轻松地休憩。匠人以放松的四肢、温顺的眼光,闭嘴、摆尾和向后弯曲的虎须,将虎休闲温和的形象再现出来,功力十分深厚。
这些雄健威猛的各类汉代虎陶俑,造型和细部刻画都很到位,达到了以动传神的境地,是研究、欣赏汉代民俗、陶塑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