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饮料中也含有水分,但是饮料中常含有较多的糖或甜味剂,有的还含有色素、香精和防腐剂等。这些物质在人体内代谢较慢,使人不易产生饥饿感,会加重胃肠道和肾脏的负担,进而降低食欲,影响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平时适当喝饮料没有关系,但是长期以此代替水来饮用,则会对人体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对于儿童来说,长期喝饮料,则会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龋齿、肥胖等。
研究表明,饮料与水不同,长期喝饮料对身体来说是一个脱水的过程,而喝水则是一个补水的过程,因此喝饮料不能代替喝水。
告别饮水误区 学会正确喝水
饮水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并不是每一种都是科学、正确的。比如,水烧的时间越长有害物质被杀灭得越彻底、水烧开后装在热水瓶中备用、喝饮水机中反复煮沸的水、渴得不行再喝水等,都是常见的饮水误区。为了发挥水对人体健康的良好功效,告别饮水误区,学会正确喝水至关重要。
1、水源要干净
选择饮用水,水源干净是关键。同时,不要直接饮用未经处理过的生水。生水中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矿物质,饮用后会影响人体健康,容易使人生病。避免长时间饮用蒸馏水。蒸馏水缺乏人体所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易导致人体无机盐缺乏。饮用水优先选择纯净水、优质矿泉水、弱碱性的水等。
2、喝水要适量
饮水提倡“先渴而饮”,即还没有口渴时就应该适量饮水了。反之,即使在非常口渴时,也不要一口气饮入过量的水。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推荐,每人每日应摄入的水量为1500~1700毫升,每次饮水量在200毫升左右为宜。如果身体情况特殊,则可以咨询医生,询问适合自己的饮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