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傅建海遇到了自己大学同学元浩。毕业后,元浩在一家公司打了两年工之后,靠着一点积蓄代理某DVD产品,经过几年的打拼,公司迅速发展壮大,资金与实力都上了一个台阶。对于未来发展,元浩充满了憧憬与激情。元浩一向欣赏傅建海的才干,极力邀请其一起创业。“创业好坏是为自己打工,得失全由自己,何苦在别人公司里为五斗米而委曲求全?”
一个30岁职业经理人的心理困惑
傅建海在短短几年内做得风生水起,令整个业界都对他刮目相看。公司总经理更是对他信任有加。
在遇见元浩之前,傅建海对成功的定义就是有楼有车、工作稳定,但他突然发现,原来创业梦想是如此激动人心。自己目前的成功只不过是拥有一些物质上的收入,但元浩的成功却是在得到现实收入回报之外,更拥有一份精神的自得与满足以及对未来开拓的激情。这一点,正是自己所缺乏的。
在这家公司工作几年后,当工作的激情开始减退时,傅建海才发现,他与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
按目前的情况,傅建海知道如果自己以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为人生目标的话,只需适当调整一下心态,坚守现有的状态便可以实现。但是如果想体验不同的人生精彩,实现另一种人生的飞跃,那么创业才是适合自己的选择。
在工作作风上,公司里的员工早已习惯慢悠悠的工作方式,良好的福利待遇及制度保障使他们基本失去危机意识,做事情是能拖则拖,这使做事讲究效率、雷厉风行的傅建海很无奈。
成功可以参考,但无法复制。对于王辉耀与唐骏来说,无论是做职业经理人还是自主创业,这或
而更让傅建海难受的是,公司里许多资历比他深、工龄比他长的员工,他们看着傅建海在短短数年内就如此风光,内心开始感到不平衡,他们在工作上故意作绊,使傅建海的工作执行越来越困难。
同样作为成功者,原微软中国区总裁唐骏的人生足迹却恰好与王辉耀相反。唐骏在而立之年放弃当三家公司的老板,选择到微软当一名职业经理人。经过八年的奋斗,当上微软中国区的总裁,在职业经理人的岗位上,唐骏迎来了人生的辉煌。
后来,当更多的人都争先恐后出国时,刚过而立之年的王辉耀却令人惊讶地放弃了外交官的荣誉,选择回国创建了自己的事业。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王辉耀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准确。
傅建海的困惑正是许多年届三十的职业经理人的真实写照。
无论从世俗的哪一个角度衡量,毕业仅仅六年的傅建海无疑已经是一个成功者:有丰厚的收入、有房有车、还有着不可限量的锦绣前途。但对傅建海而言,内心的矛盾却时刻困扰着他。
从事业发展角度看,他们大多度过最艰苦的职场熟悉期,跨过择业初期茫然无措的困惑,在经验与技能的积累推动下,开始进入了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许多人升上了企业的中层职位或者担任着企业骨干,但由于没有物质的匮乏与生存的威胁,他们又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以及对人生梦想的自我实现,时时要突破现状。是舒适地坚守还是艰苦地奋进?这是横亘在许多职业经理人面前的一道问题。
职场上的无形压力像一张网,傅建海越来越感到身心疲惫,丰厚的薪金收入越来越不能抚平内心的压抑与烦恼。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捧铁饭碗时,王辉耀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中国外经贸部平步青云的仕途,去读当时很少人听说过的MBA;上世纪90年代初,不到30岁的王辉耀就已做到了跨国公司的董事经理。丰厚薪金福利并没有让他停下前进的步伐,接下来他又选择了成为一名西方外交官。
作为欧美同学会商会会长,亚加国际集团公司和美欧亚国际商务公司董事长的王辉耀走过了一段很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
30岁:舒适坚守还是艰苦奋进
30岁的傅建海是一家房地产集团的公共关系部副总监。他并不是一开始就在房地产业的基层做起,而是半路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