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
薄荷简介: 别名 苏薄荷、水薄荷、鱼香草、人丹草 薄荷的药性: 辛,凉。入肺经、肝经。 薄荷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之功效。现代医学常将其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痛、口舌生疮、风疹、麻疹、胸腹胀闷和抗早孕等。另外,薄荷还具有消炎止痛作用。 薄荷适合人群: 宜: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者宜食;口疮口臭,牙龈肿痛,以及风热瘙痒者宜食。忌:阴虚血燥体质,或汗多表虚者忌食;脾胃虚寒,腹泻便溏者切忌多食久… [详细]
牛蒡子
牛蒡子简介: 别名 恶实、鼠粘子、黍粘子、大力子 牛蒡子的药性: 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 牛蒡子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现代研究,牛蒡子还可用于防治糖尿病肾病;牛蒡果实含牛蒡甙经水解生成的牛蒡甙元具有抗癌活性。 牛蒡子的适应症: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或肺热咳嗽、咯痰不畅;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及风疹瘙痒;疮疡肿毒及痄腮等。生用可润肠通便,热毒咽喉红肿疼痛,兼有热结便秘尤宜… [详细]
蝉蜕
蝉蜕简介: 又名 蝉退、蝉衣、虫蜕、蝉壳、蚱蟟皮 蝉蜕的药性: 味甘、辛、微咸,性凉;归肺、肝经; 蝉蜕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祛风止痉的功效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散风热,宣肺,定痉。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 蝉蜕的适应症: 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咳嗽,以及风疹、皮肤瘙痒等症。用于麻疹透发不畅。用于咽喉肿痛以及音哑等症… [详细]
桑叶
桑叶简介: 别名 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 桑叶的药性: 味苦、甘、性寒。归肺、肝经。 桑叶的功效与作用: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主治风热感冒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用于风热感冒。 桑叶的用法指导: 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应用。桑叶可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可与菊花、决明子等配合应用… [详细]
菊花
菊花简介: 别名 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 菊花的药性: 味甘苦,微寒,散风,入肺、脾、肝、肾经 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清热,明目,疏风,解毒功效,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心胸烦热、疗疮肿毒诸症。各种菊花功效相似,但在应用上又各有擅长: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滁菊偏于祛风润燥;贡菊清香可口,解暑除烦,清肝明目,更多用于饮料。怀菊散风清热以平肝明目擅长;杭菊清醇甘美,以做饮料为主,故名茶菊。 菊花的注意事项: 不适当的服用可能会引起拉肚子、呕吐等症状… [详细]
蔓荆子
蔓荆子简介: 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 蔓荆子药性: 味辛、苦,性微寒。 蔓荆子功效与作用: 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 蔓荆子适应症: 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详细]
天山雪菊
天山雪菊简介: 雪菊又名两色金鸡菊,是药食两用植物,含有多种药理成分。 天山雪菊的药性: 味甘,性凉。 天山雪菊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清热、健脑明目、解毒消肿。 天山雪菊适应症: 对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等有明显疗效。… [详细]
柴胡
柴胡简介: 又名 地熏、茈胡、山菜、茹草、柴草 柴胡的药性: 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肺经、脾经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清虚热中药,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具有清热解表、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柴胡的用法用量: 煎服,3~10克。解表退热用量宜稍重,且宜用生品。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举陷可生用或醋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详细]
紫苏叶
紫苏叶简介: 别名 苏叶 赤苏 紫苏 红紫苏 紫苏叶的药性: 辛,微温,无毒。入脾经、肺经 紫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头痛无汗,气喘,胸腹胀满,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痈疮蛇毒辣。 紫苏叶的食疗价值: 我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详细]
升麻
升麻简介: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 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去须根,晒干。别名莽牛卡架、龙眼根、窟窿牙根 升麻的药性: 辛、微甘,微寒。 升麻的功效与作用: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升麻的药理作用: 本品发表力弱,一般表症较少应用,常与葛根配合应用。本品清热解毒以治胃火亢盛的牙龈浮烂、口舌生疮及咽喉肿痛,临床常与石膏、黄连等配伍,升麻又可配银花、连窍、赤芍、当归等同用。上盛下虚,阴虚火旺及麻疹已透者忌服… [详细]
葛根
葛根简介: 为豆科植物野葛,其味甘凉可口 葛根的药性: 性凉,味甘、辛。入脾、胃经。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解表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颈项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疗效。 葛根的适应人群: 老少皆宜: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偏头痛等心脑血管病患者、更年期妇女、易上火人群(包括孕妇和婴儿)、常期饮酒者、女性滋容养颜,中老年人日常饮食调理等… [详细]
人参
人参简介: 又名 黄参、血参、人衔、鬼盖、神草、土精。 人参的药性: 性平、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心经。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人参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克,大剂量10-30克,宜另煎兑入;或研末,1-2克;或敷膏;或泡酒;或入丸、散… [详细]
淡豆豉
淡豆豉简介: 别名杜豆豉、淡豆瓣、豆豉、香豉、豉、淡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黑色者)经发酵加工而成的制品。 淡豆豉药性: 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淡豆豉功效与作用: 具有发汗解表,宣郁除烦,和胃消食,清热止痢,安胎,解毒的功效。 淡豆豉适应症: 用于感冒发热,头痛,虚烦,失眠。外用捣敷或炒焦研来调敷,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治阴茎上疮痛烂… [详细]
香椿
香椿简介 :别名红椿、椿芽树、椿花、香铃子。 香椿的药性 :苦、涩,温。 香椿的功效与作用 :香椿中含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具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可健脾开胃,增加食欲;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香椿还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 香椿的适应症 :祛风利湿,止血止痛。根皮:用于痢疾,肠炎,泌尿道感染,便血,血崩,白带,风湿腰腿痛。叶及嫩枝:痢疾… [详细]
浮萍
浮萍简介: 又称青萍、田萍、浮萍草、水浮萍。 浮萍的药性: 味辛,性寒。 浮萍的功效与作用: 发汗透疹,清热利水,祛风,解毒。 浮萍适应症: 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水浸膏对奎宁引起衰竭的蛙心有强心作用,钙可增强之,大剂量使心脏停止于舒张期,并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在实验室及现场对库蚊幼虫及蚊蛹有杀灭作用… [详细]
仙人球
仙人球简介: 俗称草球,又名长盛丸、短毛丸,为仙人科多年生多肉类草本植物,是外形呈球状的仙人掌科植物的统称,有很多品种。 仙人球药性: 性淡平,味甘。归肺,胃经。 仙人球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人球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器,还具有吸附尘土,净化空气的作用。 仙人球适应症: 用于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衄血,吐血,胃溃疡,痈肿,痔疮,外用治蛇虫咬伤,烫伤。它对于人体的癌症、高血压、冠心病、肺结核、胃病、糖尿病、各种炎热症、妇科疾病等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详细]
木贼
木贼简介: 别名锉草、笔头草、笔筒草、节骨草 木贼药性: 甘、苦,平。归肺、肝经。 木贼功效与作用: 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明目退翳。主风热目赤;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痔血;血痢;妇人月水不断;脱肛 木贼的适应症: 1、目昏多泪;2、急喉痹塞;3、血痢不止;4、泻血不止;5、肠痔下血;6、大肠脱肛;7、妇女血崩;8、月经不净;9、胎动不安;10、小肠疝气… [详细]
茵陈蒿
茵陈蒿简介: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除去杂质,去净泥土,晒干。别名:因尘、马先、茵蔯蒿、茵陈、因陈蒿。 茵陈蒿药性: 苦辛,凉。 茵陈蒿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 茵陈蒿适应症: 1、青蒿气味芳香,与一般苦寒药又伤脾胃者不同,但有泄泻者仍不宜用。出汗多者也要慎用。2、青蒿虽可用全草,但主要靠其叶,清透解肌。青蒿子无退热功能,但可治便秘… [详细]
文竹
文竹简介: 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为多年生常绿藤本观叶植物,著名的观赏植物。 文竹性状特征: 文竹根部稍肉质,茎柔软丛生,伸长的茎呈攀援状;平常见到绿色的叶其实不是真正的叶,而是叶状枝,真正的叶退化成鳞片状,淡褐色,着生于叶状枝的基部;叶状枝纤细而丛生,呈三角形水平展开羽毛状;叶状枝每片有6-13枚小枝,小枝长3-6毫米,绿色。 文竹的功效和作用: 润肺止咳;凉血通林。主阴虚肺燥;咳嗽;咯血;小便淋沥 文竹的生活习性: 文竹原产南非,现世界各地多有栽培。其性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严寒,不耐干旱,忌阳光直射。适生于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详细]
光慈菇
光慈菇简介: 光慈菇,又名老鸦头、棉花包、毛地梨,双子叶植物纲,被子植物门。 光慈菇性状特征: 干燥的鳞茎,呈卵圆形或圆锥形,高约0.7~1.5cm,直径约0.5~1cm。底部圆而凹陷,有根痕,上端急尖,一侧有纵沟自基部伸向顶端。表面黄白色,光滑。质硬而脆,横断面黄白色,粉质。无香气,味淡。 光慈菇的功效和作用: 散结,化瘀。治咽喉肿痛,瘰疬,痈疽,疮肿,产后淤滞。 光慈菇的地理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或路边。分布于辽宁、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朝鲜,日本也有… [详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