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的蝼蛄形态特征,掌握其生长习性,地理分布,及其重要价值,对于我们来说要了解其使用方法,以及其在我们治疗一系列疾病的方式方法,我们应该利用好其价值,治疗一系列疾病,能够有更多的好处,而且要在找到病因的情况,合理使用蝼蛄这个药材,在了解其主要成分,适用范围,使用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蝼蛄具有一定的功效和作用,而且蝼蛄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西南地区)、蠹蚍(度比仔),拉拉蛄、地拉蛄(东北),田小狗(江浙),土地狗儿(苏中一带),亦称为剪绺仔(“扒手”的台语),在四川被称为土狗子。为地下昆虫,体小型至大型,其中以短腹蝼蛄 2011体型最小(体长<2厘米),以单刺蝼蛄1874体型最大(体长>4厘米);分类上隶属于蟋蟀总科,独立为蝼蛄科。此类昆虫身体梭形,前足为特殊的开掘足,雌性缺产卵器,雄性外生殖结构简单,雌雄可通过翅脉识别(雄性覆翅具发声结构)。全世界蝼蛄科现生种类含2亚科6属110种,另有1化石亚科,含5化石属5化石种,我国仅有蝼蛄亚科,蝼蛄属Gryllotalpa种类的分布,包含11种
体长圆形,淡黄褐色或暗褐色,全身密被短小软毛。雌虫体长约3厘米余,雄虫略小。头圆锥杉,前尖后钝,头的大部分被前胸板盖住。触角丝状,长度可达前胸的后缘,第1节膨大,第2节以下较细。复眼,1对,卵形,黄褐色;复眼内侧的后方有较明显的单眼3个。
口器发达,咀嚼式。前胸背板坚硬膨大,呈卵形,背中央有1条下陷的纵沟,长约5毫米。翅2对,前翅革质,较短,黄褐色,仅达腹部中央,略呈三角形;后翅大,膜质透明,淡黄色,翅脉网状,静止时蜷缩折叠如尾状,超出腹部。足3对,前足特别发达,基节大,圆形,腿节强大而略扁,胫节扁阔而坚硬,尖端有锐利的扁齿4枚,上面2个齿较大,且可活动,因而形成开掘足,适于挖掘洞穴隧道之用。后足腿节大,在胫节背侧内缘有3~4个能活动的刺,腹部纺锤形,背面棕褐色,腹面色较淡,呈黄褐色,末端2节的背面两侧有弯向内方的刚毛,最末节上生尾毛2根,伸出体外。身体呈黑褐色,上面长着层又短又有丝光的毛,体长约1.5~2英寸(4~5cm)。它短短的前腿长着铲形的脚爪,适于快速挖掘。
蝼蛄的翅膀短而坚硬,能长距离飞行。成虫体长30~35mm,灰褐色,腹部色较浅,全身密布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前胸背板卵圆形,中间具一明显的暗红色长心脏形凹陷斑。前翅灰褐色,较短,仅达腹部中部。后翅扇形,较长,超过腹部末端。腹末具1对尾须。前足为开掘足,后足胫节背面内侧有4个距,别于华北蝼蛄。卵初产时长2.8mm,孵化前4mm,椭圆形,初产乳白色,后变黄褐色,孵化前暗紫色。若虫共8~9龄,末龄若虫体长25mm,体形与成虫相近。华北蝼蛄成虫 身体比较肥大,雌虫体长45~66毫米,头宽9毫米,雄虫体长39~45毫米,头宽5.5毫米。体黄褐色,全身密布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中央有1凹陷不明显的暗红色心脏形斑;前翅黄褐色,长14~16毫米,覆盖腹部不到一半,后翅长30~35毫米,纵卷成筒形附于前翅之下;腹部圆筒形、背面黑褐色,有7条褐色横线;足黄褐色,前足发达,中后足细小,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距1~2个或消失。 卵 椭圆形。
初产时黄白色,较小,长1.6~1.8毫米,宽1.3~1.4毫米,孵化前膨大为长2.4~3.0毫米,宽1.5~1.7毫米。颜色变为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灰色。若虫 共13个龄期,初龄若虫头小,腹部肥大,行动迟缓,全身乳白色,渐变土黄色,以后每蜕1次皮,颜色随之加深,5龄以后,与成虫体色、体形相似。
初孵若虫体长3.56毫米,末龄若虫体长41.2毫米,体长增加10余倍。华北蝼蛄体型比东方蝼蛄大,体长36~55mm,黄褐色,前胸背板心形凹陷不明显,后足胫节背面内侧仅1个距或消失。卵:椭圆形,孵化前呈深灰色。若虫:共13龄,形态与成虫相似,翅尚未发育完全,仅有翅芽。5~6龄后体色与成虫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