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与早衰
衰老是生命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指50~60岁以后。国外将40~60岁,称为渐衰期,60~74岁为近老年期,75~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就是长寿者。我国一般认为,50~65岁为老年初期或称初老阶段,65岁以上为老年阶段,80岁以上为高龄阶段。当然,由于人的体质情况和平均寿命不同,单凭年龄来划分衰老分期,是不够科学的,还应结合衰老的特征来划分衰老分期,这样才比较灵活、实际。事实上人体的衰老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不但不同的人衰老开始的年龄各不相同,而且同一个人各个器官结构和功能退化的年龄也不一致。一个人按出生后个体生存时间来计算的年龄称作“时序年龄”或“年代年龄”,“年历年龄”。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一般人状况相当的年龄称作“生物学年龄”。生物学年龄又可再分为生理学年龄与解剖学年龄。部分人的时序年龄与生物学年龄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可以为5~10岁,甚至更大。也就是说,衰老可能提早,也可能推迟。起伏在时序年龄临界线上的生物学年龄存在着极为普遍的个体差异。
国际上对什么叫衰老,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其中一种比较通俗易懂而又比较切合实际的说法是:“衰老,乃是指机体各器官功能普遍的、逐渐的降低的过程”。亦有人认为,衰老是一种多环节的生物学过程,是机体在退化时期功能下降和紊乱的综合表现。如一个老年人与青年人相比,其最重要的差别就是各器官功能的普遍降低。举例说,如果将一个年为20岁的青年的器官功能定为100%,那么,一个年为70岁的老年人,其脑血流量约减少20%,心脏射血量约减少30%,肺活量约减少40%。可见,衰老不是一两个器官,而是包括全身几乎所有的器官,这也是和患病后器官功能降低所不同的情况。例如有人患肝炎时,他的肝功能会降低,但其他器官功能的损害并不明显。而人在衰老时,器官功能的降低却几乎涉及全身所有的器官。
衰老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正常情况下出现的生理性衰老;另一种是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是生命过程的必然结局,病理性衰老则可结合防病加以控制。病理性衰老,有人称之为早衰。所谓早衰,是指生命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疾病,从外部侵袭引起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提前出现身体脏器的退行性改变,生命在其途中发生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