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洪军主任技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1家出诊)

4,599

擅长
神经免疫性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炎症及感染疾病、周围神经及神经肌肉接头相关疾病、神经变性疾病、脑血管病等应用基础及实验检验诊断学
简介
郝洪军,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技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自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病学研究室(免疫室)从事神经疾病应用基础研究及实验检验诊断学工作。对实验、检验理论和免疫、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如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CD分子标记分析、FlowCytomix、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ELISA、等点聚焦电泳、电泳及免疫电泳、火箭免疫电泳、免疫固定、免疫印迹、免疫浊度、免疫扩散等理论知识和技术掌握熟练。承担着神经系统免疫性相关疾病的免疫学检验工作。开展多种血液及脑脊液的免疫学检查,包括辅助诊断重症肌无力的抗AChR、AChE、Titin、RyR抗体,辅助诊断炎性肌肉病的肌炎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副肿瘤综合征的抗Amphiphysin、CV2、PNMA2、Hu、Yo、Ri抗体,辅助诊断周围神经病的神经节苷酯抗体谱以及辅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的寡克隆区带和髓鞘蛋白抗体、AQP4(NMO-IgG)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NMDA抗体的测定等,注重检查结果的分析与临床密切结合。作为主要成员,参加过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2项、参加过九五、十五、十一五攻关课题各1项、参加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1项等多项课题的部分实验工作。郝洪军等自主研发的软件名称:“炎性脱髓鞘疾病免疫损伤分析系统V1.0版”获得国家版权局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证书号、登记号注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曾于2014年度,做为课题oxLDL检测负责人,负责全国56个卒中中心的样本冷链集中采集设计、运送设计、冷藏设计、检测设计、统计设计。完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组织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临床观察研究”(课题编号:WN20131002),获得国家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奖励证书。至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主要完成者身份发表论文110余篇,参加编写专着3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经病学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临床检验杂志》等特约审稿专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客座研究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基础与转化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委员、生物诊断技术分会第一届“临床实验诊断专业学组”副组长、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