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胡吃海喝后预防戊肝找上身!

2018-04-24 15:53  4096人阅读

春节转眼过去,作为中国人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人们的活动必然不少。走亲访友,朋友们免不了在外用餐应酬,大吃大喝。

在每年的冬、春季节正在戊肝的感染高峰期, 所以春节期间放肆吃喝的朋友们,要注意戊肝的预防了! 小心一个疏忽被疾病找上身!

什么是戊肝?

戊肝是戊肝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中传染方式是肝炎患者的粪便排泄到体外污染了水源、食物、手及各种用具,当一些人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物之后,病毒就通过口腔进入身体内。

感染戊肝者,多数发病急,临床上以发热、疲乏、食欲减退、黄疸、肝功能异常多见,表现与甲肝类似,但病情较甲肝更重,严重者可发展为肝衰竭,乃至死亡。

较5年前发病人数增加20%

近年来,我国戊肝发病率逐年递增,2015年戊肝发病人数较2010年上涨20%,发病人数已连续4年超过甲肝。

据统计,青壮年感染戊肝的发病率高,儿童和老人发病率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孕妇相对易患戊肝,且病情较重,死亡率高。

猪的戊肝病毒感染率高达90%

戊肝是一种食源性疾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除人之外,猪、牛、羊等都是戊肝的宿主。有调查显示,猪的戊肝病毒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贝类海产品中戊肝病毒的携带率也较高。

而这些家禽、海产品、凉拌菜亦是我们春节必不可少的桌上菜,一旦食用带有戊肝病毒且未煮熟的猪肉、猪肝、海产品都可能会患上戊肝。

防戊肝从防“病从口入”开始

我国春节后进入戊肝高发期,疑和春节聚餐增多相关。春节期间聚餐,人们难免暴饮暴食,相较于平时的饮食,春节对消化道的伤害增多。

春节长假过后,朋友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病从口入,预防戊肝疾病。

同时,平时也要做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食具、茶具和生活用具要经常消毒。生熟菜板要分开。警惕因吃肉贪鲜而感染上消化道传染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注意休息,提高抵抗力。当身体出现不适,应尽快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及时排查病因、对症治疗。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