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018-02-23 19:20  10050人阅读

高血压如果任由发展不进行干预,平均缩短寿命20年。长时间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不可逆损害,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塞、脑出血、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但其中的核心损害是高血压致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累及全身大、中动脉的常见疾病,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动脉粥样硬化与多因素相关,如家族心脑血管病史(基因遗传)、年龄、性别、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肥胖等。高血压并不是其中绝对致动脉粥样硬化最危险的因素。但高血压的流行度是最高,因此社会中全人群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归因于高血压的权重最高。但防控动脉粥样硬化目前理念是全面防控所有的危险因素,目前已有部分计算十年心血管病发生风险的计算软件,帮助医生快速评价患者的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慢性炎症过程。与动脉内膜受损、胆固醇沉积、巨核细胞聚集吞噬、平滑肌细胞移位分化增殖及多种炎症因子参与共同相关。

高血压时,血压过高,血流对血管壁的冲击会损害血管内膜,内皮的功能受到损伤后,血液中的脂质更加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反之,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正常舒张功能减弱,血管壁的僵硬度增加,血压又会升高,二者之间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同时高血压本身也是一个慢性炎症疾病,包括全身系统性的改变,也包括动脉血管壁局部的炎症反应。在高血压时出现的高胰岛素血症、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在血液循环和局部组织浓度的增高、内皮细胞舒张功能异常如NO减少、内皮素增加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均相关。防控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的重点之一。

颈动脉内中膜超声检查是观察大、中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在颈动脉部位发生病变可以类推脑动脉和冠状动脉的病变。

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核心用药是他汀和阿斯匹林,前者可以降胆固醇并抑制动脉炎症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后者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致血栓风险。在部分重度狭窄病例也需要应用扩血管药物。

因此在高血压患者管理中,医生会每半年左右,检查患者的血脂、血糖等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在用药的时候除降压药外可能会兼用他汀和阿斯匹林。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