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09-14
徐蔚然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肿瘤内科
核磁共振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核磁共振是利用磁场所发射的电磁波,对人体内部的结构进行探索以及成像。核磁共振最常用于检查软组织、脑组织等,比如肌肉组织、脑部以及各种各样的脏器。磁共振检查由于需要的检查时间比较长,因此不太适合于肺部、心脏等不断在活动以及运动的脏器。通常核磁共振有不同的成像序列,相比于大家比较了解的CT,核磁共振能提供的影像学特征更加丰富。尤其是需要进行结节定位和定性检查时,比如肝脏的多发结节,为了明确性质,增加CT可能只能提供三个形态的图像,为动脉期、静脉期以及门脉期,但是磁共振可以给提供更好的序列以及质量。因此磁共振是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尤其是在恶性肿瘤的检查过程中。但磁共振检查需要注意部分特殊事项,比如在进行磁共振检查时,不允许携带铁类或者金属,否则可能会造成损伤险。此外,身上携带起搏器等的患者也需要小心,甚至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接受核磁共振检查。
4.56万播放2017-12-13
3.22万播放2018-07-17
4.44万播放2019-06-20
3.53万播放2021-09-22
4.9万播放2021-09-23
2.86万播放2020-12-16
2.86万播放2020-02-26
3.45万播放2021-01-11
3.77万播放2020-06-03
2.47万播放20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