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什么情况下做胃镜检查

发布时间:2019-12-11

消化内科

视频内容

通过胃镜检查,医生主要是直接观察患者食道、胃、十二指肠的病变情况,尤其是微小病变的情况,这些微小病变可能通过CT或其它B超检查无法明确,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出现明确消化道症状,如上腹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呕血等症状,考虑可能存在食管、胃、十二指肠等溃疡、炎症、肿瘤,需做胃镜检查,明确有无病变或病变类型; 2、明确有消化道出血,如呕血、呕吐物里面有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大便发黑等明确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需通过胃镜明确出血原因及出血部位,是否需要内镜下干预止血; 3、发现有胸骨后疼痛、烧灼感以及吞咽困难时,需考虑是否存在食管病变,这时需进行胃镜检查; 4、通过X光以及CT等检查发现有上消化道病变,但又不能够明确类型,是否跟胃、十二指肠相关,需进行胃镜检查; 5、食管癌以及胃癌高危人群,或存在相关癌症的家族史,以及可能有癌前病变的情况,或通过癌前筛查,发现可疑人群,通常建议行胃镜检查,需定期复查的患者,如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对于溃疡以及萎缩性胃炎,因为可能存在癌变,建议定期复查,及时处理。术后15年左右,残胃癌几率明显增高,建议术后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不同病变复查时间不同,如需明确具体情况,建议咨询相关消化科医生。

136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