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面神经麻痹针灸部位

发布时间:2020-01-06

王栋副主任医师

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

视频内容

面神经麻痹针灸部位主要根据临床辨证分型,分型一般根据面神经检查后确认是核上瘫还是核下瘫。根据临床分型不同取的穴位,在不同的常见穴位治疗时先以健侧为主,健侧针灸治疗时扎针浅像阳白、太阳、迎香、颊车,还有重要的穴位叫翳风,这个穴位越早刺对患者的效果越好。中医又分风寒、风热,风寒见于现代医学细菌刺激引起的面神经麻痹,风热见于目前医学的病毒感染。 患侧穴位在初期、早期一般是浅刺,甚至不刺耳后的翳风穴、风池穴、风府穴、远端取穴,以手部的合谷穴、后溪穴、列缺穴为主,例如下肢的太冲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根据患者的体质还有所属的细菌、病毒感染对人体脏腑的影响,辨证取穴。像太冲穴是针对肝血不足,太阳穴、丝竹空穴和少阳有关,头上的百会穴、风池穴、风府穴,根据少阳、阳明、太阳的分型具体的辨证取穴,每次取穴6-8个穴位甚至8-10个穴位。

179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