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低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5-28

欧晋平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视频内容

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一般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个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再一个是血中异常细胞增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所以,针对中性粒细胞比例低的情况下,应该去综合考虑。中性粒细胞作为白细胞中的主要成分,占50%-70%的水平。如果白细胞总数低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低,可以去解释整个血象的下降,要积极寻找病因。如果血常规当中白细胞也低、红细胞也低、血小板也低,要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这是中性粒细胞低的情况。另外,如果有异常细胞增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低的情况,有的白血病病人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甚至达到几万、十几万的水平。但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很低,也就是正常的中性粒细胞、正常的细胞偏少。再结合其他的情况,如出现贫血或者血小板的下降,更有利于急性白血病的诊断。还有一种称为慢性的白血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都是异常细胞增多。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当中淋巴细胞增多,导致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但具体的计数还在正常范围中。所以,中性粒细胞比例偏低,在感染的情况下,如病毒感染时中性粒细胞低,或者淋巴细胞高、粒细胞偏低。然而也要注意到,如白血病的情况下,急慢性白血病都有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比例低。所以,要结合临床、病人具体的情况,甚至要结合骨髓、基因的检查,来明确具体的病因。

1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