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尿崩症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6-01

彭涛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视频内容

所谓的尿崩症,就是尿量连续72h,超过3000ml/24h,这个时候体内大量的水分排出体外,机体内的电解质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可能造成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发生尿崩症的原因,有疾病的原因,也有生理性的原因。生理性的原因,就是某些情况下,例如紧张或者天气炎热,或者天气寒冷而造成的多饮、多尿,从而出现尿崩症的症状。疾病性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机体存在异常而造成的,常见的系统性疾病就是糖尿病或者甲亢,出现这两种情况以后出现多饮、多尿,24h尿量往往>3000ml,持续超过72h,这称为尿崩症。临床上尿崩症狭义的范围是指由于机体的异常而造成,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或者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而出现的尿崩症,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外周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就是下丘脑或者垂体由于功能异常,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不能将水分充分的从肾小管回收,而造成的尿量增多,>3000ml。而外周性的尿崩症是指肾性尿崩症,就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时候,受体出现异常,或者受体后转录出现了异常,而不能正常的发挥抗利尿的作用,而使尿量增多,>3000ml/24h。

38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