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31
宋文渊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
胆管小结石按照解剖部位将其分为肝内胆管小结石和肝外胆管小结石。 常规的小结石定义一般在影像学上直径是小于7mm,在临床上认为直径小于10mm都是小结石。 肝外胆管的小结石容易造成胆管梗阻,引起梗阻性黄疸,甚至对肝功能有损害,因此建议要采用内镜治疗,通过ERCP经口、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乳头做逆行性插管,切开乳头将小结石取出,这是创伤最小的方法。 但是从临床经验发现,如果结石过大,直径超过8mm,切开伤口比较大,有可能造成远期十二指肠液反流,造成结石复发。因此结石一般超过5mm的时候,如果伴有胆管扩张,主张选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通过胆道镜来取石,这是肝外胆管小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 另外,肝内胆管小结石由于不伴有胆管扩张,没有胆管炎表现,一般是采取临床观察的方法,每3个月观察通过彩超或者CT观察有没有合并胆管扩张、梗阻。如果病人没有腹痛、发烧等全身症状,就不做特殊临床治疗。
8.46万播放2021-09-07
2.43万播放2021-05-27
3.64万播放2023-07-14
9.89万播放2018-04-13
4.08万播放2021-02-02
9.63万播放2023-10-16
3.37万播放2021-03-09
4.47万播放2018-11-01
4.37万播放2019-07-16
4.72万播放2018-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