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肾小管酸中毒Ⅰ型和Ⅱ型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2-04-06

迟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视频内容

肾小管酸中毒Ⅰ型和Ⅱ型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1、作用部位不同:肾小管酸中毒Ⅰ型主要是远端肾小管发生病变,而肾小管酸中毒Ⅱ型是由于近端肾小管发生病变;2、发病机制不同:肾小管酸中毒Ⅰ型主要是由于远端的肾小管泌氢功能障碍,而肾小管酸中毒Ⅱ型是由于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根的重吸收障碍所导致;3、尿液化验结果不同:肾小管酸中毒Ⅰ型患者,其尿液中的可滴定酸,以及氨离子减少,尿pH值通常>5.5。而肾小管酸中毒Ⅱ型,其尿液中可滴定酸和氨离子正常,但是碳酸氢根增多,严重时尿pH值会<5.5;4、临床表现不同:肾小管酸中毒Ⅰ型患者比较容易发生钙磷代谢紊乱,因此特别容易出现肾脏的钙化和肾结石的形成。而肾小管酸中毒Ⅱ型患者其钙磷代谢紊乱不明显,其发生肾结石和肾脏钙化的比例,远低于肾小管酸中毒Ⅰ型。但是Ⅰ型和Ⅱ型的肾小管酸中毒,都会导致高氯性的代谢性酸中毒,伴有低钾血症。因此通过尿液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肾小管酸中毒的分型,必要时可以进行肾小管功能检查,帮助明确诊断。

10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