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膜性肾小球病的分期以及治疗

发布时间:2023-10-13

彭涛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肾内科

视频内容

膜性肾小球病现在称为膜性肾病,是常见的肾脏五种病理类型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肾脏肾小球上皮细胞出现了突出的改变,从而出现特异性的表现。根据病理表现的不同,分为Ⅰ期-Ⅳ期,其中Ⅰ期膜性肾病和Ⅱ期膜性肾病,称为早期膜性肾病。膜性肾病的治疗,除了从临床诊断来进行治疗以外,还需要根据肾脏病理的不同来制定治疗方案。1、尿蛋白小于4g/24h:如果是早期膜性肾病,而且尿蛋白小于4g/24h,不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只需要动态观察,或者对症治疗,应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者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者某些中成药物来进行治疗。有1/3的可能性,在6-12个月得到明显缓解,甚至变为正常范围之内;2、尿蛋白为4-8g/24h:可以根据病人的意愿以及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者只是采用对症治疗;3、尿蛋白大于8g/24h:最好采用免疫抑制剂,特别是糖皮质激素,但往往采用一种免疫抑制剂效果可能不理想,需要加用另外一种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以及其他免疫抑制剂协同治疗,同时可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某些中成药物来进行治疗。

89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