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小儿电解质紊乱抽搐的症状

发布时间:2021-08-24

张玉晶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内科

视频内容

引起小儿抽搐的电解质紊乱类型,主要包括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多因摄入不足导致,比如喝水减少、进食减少,严重呕吐、明显腹泻,也可导致电解质丢失过多。另外,低钙血症通常可因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不足等引起。小儿电解质紊乱导致的抽搐症状如下:1、小儿可能会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四肢肌肉及肢体抖动情况,可伴有双手握拳、牙关紧闭症状;2、若逼尿肌或直肠括约肌出现收缩,小儿会出现尿、便失禁情况;3、小儿牙关紧闭,或者呼吸肌出现收缩时,喉头肌肉也收缩,通常会导致窒息,如呼吸停止、出现明显的面色发青、缺氧表现;4、还会影响小儿瞳孔的变化,出现瞳孔散大。上述临床症状多数需要急救才能好转,因此当小儿出现抽搐时,并且存在引起电解质紊乱的病因,要给小儿完善电解质检查。如果发现小儿出现抽搐时,可予以吸氧以及应用止抽搐药治疗,同时需要纠正电解质紊乱。

74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