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结膜下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1-09-15

李晖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

视频内容

引起结膜下出血的原因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特殊刺激:比如患者出现剧烈咳嗽、一过性腹压增加,用手揉眼睛的机械刺激,都会导致结膜下出现出血;2、全身疾病:比如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的脆性增加,也会可能产生突发的结膜下出血。如果患者发生反复发作的结膜下出血,要排除是否有血液性疾病导致,因为血液性疾病有可能会产生反复的结膜下出血,属于全身疾病在眼部的表现;3、眼部外伤:患者眼部出现外伤时,也有可能产生结膜下的血管破裂,从而导致出血。结膜下出血是眼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出血在结膜上、结膜下有红色的血迹,量可多可少。如果发生偶发性的出血,通常1-2周血液可以完全吸收干净,患者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可以在出血的早期通过冷敷减少出血,2-3天后通过热敷促进血液的吸收。

20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