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翼状胬肉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0-01-06

李晓东主治医师

郑州人民医院眼科

视频内容

翼状胬肉为球结膜以及纤微血管组织呈翼状侵入角膜浅层,是一种结膜组织的增殖性病变引起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是2%-5%。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通常认为与长期暴露于烟尘、风沙、日光以及受冷热刺激有关,使角膜缘部的血管或结膜上皮组织发生非感染性慢性炎症,组织增生以后呈纤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最终形成翼状胬肉,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而得名。该病好发于老年人,多数发生在球结膜的鼻侧,少数发生在球结膜的颞侧。 早期症状不明显,表现为结膜轻度隆起,随着病情的进展,胬肉逐渐超过角膜缘,部分患者表现为充血、发红、有异物感、眼干、眼痒等不适。比较严重的病例,胬肉遮盖瞳孔区遮挡视物,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对于长时间处在阳光照射强的环境中的人群,建议平时戴太阳镜、防晒帽和遮阳伞来有效防护紫外线辐射,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294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