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慢阻肺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3-05-29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视频内容

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不可逆的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严重性肺部疾病。很多原因都可能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职业暴露、吸烟和大气污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吸烟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长期吸烟,烟草刺激会造成气管、支气管黏膜和黏膜下层充血、水肿,以及气道重塑,气道阻力的增高,病人会发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疱。再进一步发展,就会造成肺功能减损,病人就可能会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肺功能检查,如果肺功能检查FEV1/FVC<70%,同时血管舒张试验又是阴性,就可以诊断,也可以根据FEV1下降的程度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程度。除吸烟和职业暴露外,感染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到晚期都可能会造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部分支气管哮喘的病人,早期病变可逆,但如果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出现气道重塑,从而造成肺气肿、肺大疱,最后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此,如果能够积极地控烟、改善空气质量、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明显地下降。

2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