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10
梁帅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胆外科
胆囊梗阻通常难以治愈,胆囊梗阻是由于结石、息肉或肿瘤的原因导致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部位发生阻塞,会使胆管里的胆汁无法进入胆囊,而胆囊中储存的胆汁也无法排放出去。胆囊壁本身存在一定的分泌功能,可分泌无色无味的黏液状液体且会不停分泌,俗称白胆汁。在胆囊梗阻后,患者的胆囊可以持续增大,当肿胀达到一定程度时病人就会出现疼痛,若胆囊里的细菌大量增生繁衍还会形成炎症。当胆囊肿大到一定程度,胆囊壁会受到压迫而出现缺血,甚至出现坏疽、穿孔。当患者发生胆囊穿孔后,胆囊里面大量的脓性物质就会被排放到腹腔里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心率增快及血压下降而危及生命。所以患者发生胆囊梗阻后通常难以自愈,当发现胆囊梗阻时,患者需要通过急诊的外科手术将病变的胆囊切除,症状即可得到治愈。
2.98万播放2021-08-08
3.83万播放2023-04-13
7.98万播放2021-08-12
4.17万播放2021-03-21
7.28万播放2021-09-30
2.9万播放2021-02-09
9.84万播放2021-05-08
4.2万播放2020-05-20
1.42万播放2021-03-15
3.92万播放2023-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