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原则

发布时间:2019-06-17

张楠副主任医师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疼痛科

视频内容

癌性疼痛的治疗原则分为两点,第一种是遵循WHO的用药三阶梯疗法,第二种是遵循用药的个体化疗法。癌性疼痛的三阶梯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恩赛类的药物,即平常吃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等,现在也有更好的药物叫COX-2抑制剂,对胃肠道的刺激大大减少,可以长期的服用;第二阶梯是在原有药物上可以加用弱阿片类药物;第三阶梯是可以加用强阿片类药物。吗啡、杜冷丁都属于阿片类药物,现在的阿片类药物和以前不同的是副作用大大减低,而疗效效果的镇痛能力要远远强于以前的药物。总体来说,就是越新的药对患者的镇痛效果越强,同时副作用越低。遵循用药的个体化疗法是指每种患者对药物的易感性、敏感性和作用不同。同一种药物有些人吃一片就会管用,有些人吃一百片可能都不管用,这时就要早期进行药物的调整,不能一概而论。除了药物的选择,对于癌痛患者更重要的一种选择就是给药途径的不同。以吗啡为例,现在常见的给药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最常见的是口服给药,但利用率最低;第二种是通过肌肉或静脉给药,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血液来代谢,不经过胃肠道的降解;第三种是可以尾椎管给药,即打到人体离中枢神经最近的地方。椎管给药分为硬膜外腔给药、蛛网膜下腔给药两种。其中蛛网膜下腔给药和平时老百姓说的半麻一样,把管导管置入患者蛛网膜下腔,长期植入镇痛泵,免除患者口服药物效果不佳或剂量过大的副作用。患者长期不用来医院,甚至游泳或者洗澡都不受影响,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给药方式,可以达到无痛生存,患者的满意度和体验都会上升。

433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