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脑出血的处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0-03-12

赵浩淼副主任医师

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视频内容

发生脑出血时处理措施如下: 1、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的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出血患者常常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和吸入物增多,所以要定期清理患者的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或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该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及营养平衡,每日入液量应该按照尿量加500ml计算,如果有高热、多汗、呕吐情况,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补糖以及热量,必要时给予脂肪乳、人血白蛋白、氨基酸及能量合剂等;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对脑出血的预后都不利,应该及时的调整,维持血糖的水平大概在6-9mmol/L之间; 5、患者有明显头痛、烦躁不安时,可以酌情适当给予镇静、镇痛,便秘患者采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患者脑出血在48小时内可以达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有些人甚至持续2-3周,所以脑出血的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可以出现脑水肿形成,这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和功能康复的主要因素。积极地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治疗期的重要环节,一般病情危重导致的颅内压升高出现脑疝,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进行外科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脑出血后的治疗康复也是关键的地方,在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进展,应及早康复。早期的康复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益。

95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