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什么是核磁共振

发布时间:2019-04-27

高翔主任医师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视频内容

磁共振成像术(MRI)也称为核磁共振,其基本原理是在强大磁场的作用下,记录组织器官内氢原子的原子核运动,经计算和处理后获得检查部位图像。 其检查目的主要是为了除外颅脑及脊柱、脊髓病变、五官科疾病、心脏疾病、纵膈肿块、骨关节和肌肉病变,子宫、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肾、胰等部位的病变,其优点包括对人体没有损伤;能获得脑和脊髓的立体图像;能诊断心脏病变。 但MRI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如很多病变单凭MRI仍然难以确诊,不像内窥镜可同时获得影像和病理两方面诊断;对肺部检查也不具优势,对肝脏、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的检查比较具有优势,但费用昂贵;对胃肠道疾病病变不如内窥镜检查;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不宜接受MRI,而CT可以。

468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