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手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19-04-18

李翼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

视频内容

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临床上手抖分为静止性震颤、运动性震颤、姿势性震颤、回跳性震颤及震动性震颤等。震颤虽然表现为手抖动,但病根大多在脑,都是因为某种疾病使大脑涉及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 临床上病因有帕金森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肝性脑病、小脑脑干病变、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药物中毒、痴呆等。手抖从症状上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生理性引起的手抖幅度小、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快速的无规律抖动,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 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时,手抖也随之消失。病理性手抖是指手部随意颤动,常为永久性,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可消失,手抖的速度为4-6次/秒,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征。 运动性手抖是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如医生给患者做指鼻试验时,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向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抖动就越明显。 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加,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病变。临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见病有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脑组织疾病和药物中毒性手抖。

173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