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手足口病病原体主要什么,有什么症状

发布时间:2023-11-16

康鹏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视频内容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此外还包括柯萨奇病毒A4、A5、A9、A10、B2、B5、B13和埃可病毒11型。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夏秋季最为多见。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婴幼儿,成人偶尔也可以发病。本病潜伏期大多为2-10天,平均3-5天。在发病早期患者常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有低热、身体不适、腹痛等前驱症状。发热1-2天后可在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疼痛性、粟粒大小的水泡,手部、足部、臀部和膝盖等处出现红色的小斑丘疹、疱疹,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的咽峡炎,也有个别病例没有皮疹表现。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无严重的器官系统功能损害,预后良好,经过适当的隔离、休息及对症处理,一般在1周内就可自行痊愈,没有后遗症。少数患者表现为重症的手足口病,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尤其是脑干脑炎患者可能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的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74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