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消化道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19-11-08

消化内科

视频内容

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多种胃肠道疾病以及全身疾病都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主要是指从食管到肛门之间,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以及直肠消化道出血,其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病。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严重的首先会出现黑便,俗称柏油样大便,之后还可引起呕血导致贫血以及身体循环血容量不足,甚至出现休克症候群,严重的会危害生命。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药物等因素导致。也可因为邻近器官病变、全身性疾病累及到消化道等情况导致消化道出血。具体如下: 1、消化系统疾病,比如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肠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消化系统肿瘤等; 2、非消化系统疾病,各类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腹腔内肿瘤播散转移、肠系膜栓塞等; 3、药物因素,比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引起的消化道黏膜损伤,凝血功能减弱引起的出血; 4、机械性损伤,比如吞入异物、肛门塞入异物、胃镜、肠镜检查等直接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的出血; 5、应激性溃疡、创伤、烧伤、脑血管意外、大手术后等情况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3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