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电击抢救的危害

发布时间:2023-04-10

迟骋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视频内容

电击抢救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方面:1、电击伤:常见于没有正确的涂抹导电弧,或者是在电击抢救的时候,电极板和皮肤贴合的不够紧密引起,患者会出现皮肤的损伤,严重者会出现电击伤;2、死亡:如果进行电击抢救时模式和能量选择不恰当,会导致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或者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患者的临床死亡。电击抢救主要用于快速型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如房颤、房扑,引起患者出现血压的下降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情况,需要通过同步电复律的方式进行抢救。而对于无脉室速、室颤等,导致患者发生猝死时,要通过非同步电除颤进行抢救。不管是同步电复率还是非同步电除颤,电极板放置的位置都相同。一般电击抢救时有2块电极板,一块电极板放置于胸骨右侧第2肋间,差不多相当于胸骨右侧乳头的上方。另一块电极板置于腋前线第5肋间,差不多相当于左侧乳头的左下方。电极板放置好后要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同步电复律或者是非同步电除颤,随后确定电击治疗的能量。一般对于非同步电除颤患者,双向波选择200J,单向波选择360J,随后按压充电键进行充电然后放电,放电后对于心脏骤停或者是室颤、无脉室速患者,要立刻给予5个循环的CPR,随后再进行心率的判断。

54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