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

关闭

继续播放

痛风性肾病是怎么得的

发布时间:2020-08-24

刘兰英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肾病科

视频内容

痛风性肾病一定跟痛风有关,所以简称痛风肾,也称为尿酸性肾病。尿酸性肾病与尿酸有关,血尿酸盐浓度处于过饱和状态以后,就会沉积在肾脏,可引起尿酸性肾病。如果尿酸过饱和,沉积在关节,就会出现痛风性的关节炎。临床多数患者发作痛风时即是这种状态,即尿酸盐在关节里沉积过多达到过饱和状态进而引发急性炎症。多数患者身体里缺少尿酸酶,机体不能在嘌呤转化过程中将尿酸去除,进而导致尿酸在体内沉积。如果尿酸增高,一般建议查基因。如果基因有缺陷,为缺乏酶所致,可以补充酶。比如非布司他可以提高这种酶的含量,可起到一定的降尿酸作用。此外,尿酸增高还与饮食有关,如进食肉、动物内脏、喝浓汤等,可诱发痛风发作。 早期病变表现为尿酸盐结晶形成,有时可在尿里发现尿酸盐结晶;有时做肾穿时可发现肾脏组织里有尿酸盐结晶生成。超早期患者一般没有症状,但是可有尿酸盐结晶。尿酸在体内会直接或间接导致肾脏损伤,出现免疫炎症反应,即引发应激状态使体内产生炎症状态,对肾脏造成损伤,进而可形成肾结石。有些患者晚期表现为肌酐增高、肾脏纤维化。所以如果患者尿酸增高,一定要引起重视,可控制饮食、减肥等,并治疗原发病,但不要滥用药物。

166
相关视频